畢業生就業必須搞清楚的幾個問題
Q 什么是三方協議? 三方協議是《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》的簡稱,一式三份,畢業生、用人單位和學校各持一份。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后簽署三方協議,學校據此為畢業生進行派遣。三方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、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。隨后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簽訂正式勞動合同。 Q 簽訂三方協議要注意什么? 第一,明確違約金數額。通常公司在簽約時會提出違約金的金額,畢業生要在協商中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,通常不超過5000元。違約金特別高的單位要慎簽。 第二,“備注”欄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。為防止用人單位的承諾無法落實,畢業生可以將工資、獎金、補貼、休假、住房、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寫清楚。 Q 什么是報到證? 報到證又叫派遣證,全稱是《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》,由教育部印制。報到證分為上下兩聯,上聯是藍色(本科生)/粉色(研究生)的交給畢業生本人報到使用,下聯是白色的由學校裝入畢業生檔案,是畢業生轉移人事檔案關系和戶口關系的憑證。 【重要提醒】簽訂三方協議后,學校向教育主管部門上報就業方案,審批通過后為學生辦理報到證,畢業生畢業前領取。報到證是人事關系轉接的依據,是辦理戶口檔案的憑證。延期畢業可等到畢業時再辦理相關手續。 Q 什么是就業推薦表? 在學校招就處網頁下載專區下載并雙面打印,經過院系和學校招就處審核蓋章,用于畢業生就業的正式推薦材料。 【提醒】每人只有1份,待填寫完整后可保留復印件;求職時先使用復印件,如單位同意解決戶檔關系,同時本人也愿意到該單位工作,再由畢業生把推薦表原件交給單位。 Q 簽訂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? 第一,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。 用人單位的名稱、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;勞動者的姓名、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;勞動合同期限;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;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;勞動報酬;社會保險;勞動保護、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;法律、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。 【注意】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,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、培訓、保守秘密、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。 第二,試用期都有哪些規定? 我國《勞動合同法》明確規定:“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,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;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,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;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,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。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?!?/span> 第三,這些合同要慎簽。 (1)口頭合同:沒有簽署書面合同文件。 (2)抵押合同:要求繳納證件或財物。 (3)簡單合同:條文沒有細節約束。 (4)生死合同:含有“工傷概不負責”等字眼。 (5)暗箱合同:不向求職者講明合同內容。 (6)雙面合同:一份合法的“假”合同、一份不合法的“真”合同。 (7)賣身合同:要求幾年內求職者不可跳槽至同行業公司工作。 (8)霸王合同:合同只從單位角度出發,求職者處于被動地位。 Q 什么是人事代理? 人事代理是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機構,接受用人單位或個人的委托,為其提供系列的人事管理服務,負責保管人事關系檔案、辦理轉正定級、考評技術職務、調整檔案工資、核定工齡、接轉黨團組織關系等等。 Q 什么是改派? 畢業生改派指畢業生在擇業期內,因各種情況改變畢業去向,即派遣單位發生變化需重新辦理《派遣證》。 改派分為以下兩種情況: 1、協議派遣后一年之內,可辦理調整改派手續。超過一年,學校無權受理,不再辦理當年畢業生調整改派手續。 2、省外生源的畢業生,畢業時未落實就業單位派回生源地的,如在本省就業,由生源地辦理就業調整手續,如跨省就業,回學校辦理就業調整手續。省內生源畢業生,畢業時未落實就業單位派回生源地的, 如在生源地區內就業,生源地就業主管部門可辦理調整手續,若跨生源地就業,由學校辦理有關就業調整手續。
信息來源:甘肅醫學院就業服務平臺
上一篇:面對線上招聘,你們準備好了嗎?
下一篇:求職季,這些套路要小心